1.清理基面:清除基層表面的灰塵、油污、殘留材料等,保持基層表面乾淨、平整、無凹凸不平。
2.基面處理:如果基層表面有裂縫、孔洞等缺陷,需要進行修補。
3.打底處理:根據不同的防水材料,進行相應的打底處理工作,如:打底漆、砂漿層等。
4.防水施工:根據防水材料的特性和要求,進行防水材料的施工,如:卷材防水、聚胺酯防水塗層防水等。
5.檢驗驗收:施工完成後,進行防水層的試水,檢驗和驗收,確保防水層完整有效。
1.拆除磁磚:使用專業工具,直到拆到石屎面為止。
2.基層處理:對地面和牆面進行基層處理,如:清理、打磨、修補等,確保基層表面平整、無裂縫、孔洞等缺陷。
3.防水材料準備:根據設計要求和工程需要,選擇適當的防水材料,如:防水塗料、防水膜等,並進行相應的準備工作。
4.防水施工:對地面和牆面進行防水的施工,注意防水應塗抹均勻、覆蓋面積應符合要求,並且要注意施工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等因素。
5.防水層測試:完成防水層施工後,需要進行24小時的浸水測試和檢查,確保防水層的質量符合要求。
6.鋪貼地磚和牆磚:在防水層完成後,可以進行地磚和牆磚的鋪貼工作,注意磁磚之間的間隙應該均勻一致,並且要用適當的縫隙填縫。
1.檢查:先檢查破損部位,確定漏水或裂縫的位置,大小及推測漏水路徑。
2.準備灌漿材料:根據施工需要,選擇適當的灌漿材料,如:聚胺酯(Polyurethane)等。
3.鑽孔:使用專業工具,在漏水部位周圍鑽孔,孔洞的直徑和深度應該根據漏水部位的大小和深度進行調整。
4.安裝針咀:將針咀插入孔洞中,並且要讓針管與孔洞保持密接。
5.灌漿:用高壓灌漿儀器將防水材料灌注到針咀中,從其灌入漏水位置內部,填補裂縫和孔洞。
6.針孔修補:當灌漿材料灌注完成後,要將針孔部位進行修補,如:用水泥漿或其他材料進行填補。
7.等待固化:待灌漿材料完全固化後,拆除針咀及進行相應的表面處理。